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梁军通报,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呈上升态势。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受访专家认为,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大、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电池管理不规范、非法改装、不规范充电、线路老化、使用不当等,都会滋生大量安全隐患,增加火灾发生风险。用户将电动车停放到楼道或门厅等公共区域,或者在易燃物附近充电,一旦发生短路,引发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会议指出,要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易引发火灾 据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法治现场》2022年报道,明尚西苑有居民反映,小区内1楼架空层挤满电动车,存在消防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明尚西苑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南京新鸿运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也负责与明尚西苑一街之隔的明尚东苑。据媒体报道,明尚东苑张贴有多张2023年发布的通知,在其中一张由新鸿运物业岱善管理处发布的“友情提醒”写着:“为排除安全隐患,请将车辆移至小区架空层或负一层存放。”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架空层是指用结构支撑且无外围护墙体的开敞空间。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架空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0m。 炜衡火灾爆炸与应急管理法律事务专委会主任、北京市炜衡(沈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辽宁省法学会应急管理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曹刚表示,国家建设工程规范标准对于架空层没有具体详细规定,但如果架空层内设置了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依法则应禁止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另外,如果架空层有电缆井、管道井穿过,应在楼板处以及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采用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且耐火性能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性能。 他表示,架空层一般设置在首层或顶层,按规范不需要设置自动消防报警和灭火设施,如果首层架空区设置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或者充电站,既增加火灾负荷又加大疏散难度,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开来,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将全楼卷入火海之中,很容易阻断人员求生道路,无法由此逃生室外。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孔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之后,要立即拨打当地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尽快进行现场救援;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要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火场,避免恐慌和混乱可能造成的群体性踩踏事件,有序疏散,避免被困。 孔锋提醒,在撤离过程中要低姿逃生,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情况比较危及时避免返回火灾现场。在可能的情况下关闭自行车电源或者家中相关电源,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另外,及时与消防救援队员沟通,提供火源位置及建筑物结构等情况,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目前已经明确的信息,火灾为明尚西苑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火灾是否与电动自行车电气故障和自燃相关尚不可知。 孔锋表示,很多人将电动自行车放在楼道或门厅等公共区域,或者在一些易燃物附近充电,一旦发生短路现象,引发火灾,就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电动自行车发生爆炸或爆燃后,居民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再去灭火就面临较大的风险。 如果火灾是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场如有监控,则肇事车主是首要责任人,引发火灾,须承担赔偿责任。物业管理不善,未及时预警与灭火,未尽安保责任,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该停车处是倡导设立的,未尽安保警示义务,相关倡导责任人亦须承担行政责任。但现实中,面对巨额损失,无论是车主或物业,赔偿能力有限,受害者的损失难以填补,生活会非常困难。如果没有监控,不能确认肇事车主,赔偿更难。 如何防患于未“燃”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多发频发。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2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3亿多辆且不断增多,火灾风险持续上升。2022年和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分别为1.8万起和2.1万起,较上年分别增加23.4%和17.4%。 孔锋表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增加,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充电器、充电线路、车辆材质和使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联系。 他谈到,电动自行车的锂离子电池技术问题、非法改装、不规范充电、线路损坏或老化引发的电气故障、过度超载或极端天气使用不当损坏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等,都会增加火灾风险隐患。 曹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电动自行车在日常使用、停放或者充电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火灾,但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很高。一方面,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怕高温、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的特性,一旦起火很容易殃及相邻电动自行车,蔓延后成片着火。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如果使用临时的插线板和线路,可能存在插线板不合规、线路老化、接触不良以及电流电压不稳定等问题。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仍有部分不符合现行安全规范的老旧车在超期服役,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发现,2022年接报的1.8万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中,接报居住场所内因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居多)故障引发的火灾3242起,比2021年上升17.3%。 孔锋表示,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长,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客观上也增加了其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性。 曹刚表示,电动自行车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市场保有量很大,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管理方面都存在难度,即使很小比例出了问题,表现出来的火灾数量也会很惊人。 曹刚认为,厂家在设计和生产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过程中的不足或者缺陷也是导致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没有针对锂离子电池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电池碰撞保护不足。电池管理安全管理系统不过关,比如未设置充满电即停功能等。厂家未明示提醒锂离子电池不能零摄氏度以下充电等。 进一步聚焦电动自行车管理,曹刚认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涉及技术标准、产品质量管理、销售使用、电池电路改装、回收利用等环节。比如我国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技术标准只涉及出厂检测检验标准,对于出厂后的安全评价缺乏技术标准。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还存在主体多难度大的问题,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管理主体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和物业上,前者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后者为服务企业,管理手段、力度有限。 曹刚表示,提高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能要从多方面、多主体、多环节入手,做相应规定。工厂制造环节要对车辆和电池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销售环节要明确不能随意改装,在使用环节用户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要非法改装、乱停乱放、入户充电等,在社会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和物业要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劝阻用户使用不当问题时,要马上报告执法部门介入处理。 从实际来看,孔锋表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尚不统一,要制定和完善电动自行车相关法规标准,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行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存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公共充电设施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要求,增加入户充电的情况,要增加公共充电设施,鼓励社区和单位设置充电桩。 除此之外,孔锋表示,要加强对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要求其提供规范的维护和检测服务。社区层面也要加强电动自行车使用监督。政府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技术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监管、追溯,提高管理效率。有关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自行车辆和场所进行排查和整改。 在孔锋看来,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的违规停放和违规充电问题,也反映出部分居民安全意识淡薄,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 对此,曹刚表示,要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居民了解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规范及火灾危险和危害,提高居民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意识,呼吁更多居民互相监督,发现不安全使用停放电动自行车的现象,第一时间告知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