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天会流多少汗? 据统计,成年人24小时内的汗液大概有1.5瓶矿泉水的量,也就是600~700毫升左右。如果是夏季、运动员等特殊情况,那么出汗量更多。据权威文献报道,有些人甚至有1天1-3升之间。 一、 出汗多,就是身体在排毒? 出汗意味着排毒吗? 实际上,汗液中水就占了99%,剩下的1%是氯化钠、钾、盐、尿素等。这1%虽然也算代谢物或毒素,但也就1%而已,在汗液中的含量极少,所以出汗的排毒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很多人试图通过多出汗的方式来达到将自己体内的毒素排出去的目的,这种做法其实没必要。
浙江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姚惠表示,出汗没有排毒的作用,而且人体也没有那么多毒要排。 值得特别注意的还有,"出汗排毒"的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这包括了脱水、皮肤感染以及皮炎等不良后果。 既然流汗跟排毒无关。那么流汗有什么作用,一个人流汗多对身体好,还是流汗少对身体好? 来自北京医院皮肤科的主治医师刘琬解释,人出汗其实是一种生理现象。每个人出汗多或少,主要取决于汗腺数量、新陈代谢强弱以及饮水量等。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出汗多或少来判断身体好坏,因为平时不管出汗多或少,只要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都是正常的。 二、出汗不一定是因为热,警惕4种病 流汗的多少跟身体健康无关,但有些疾病却会让身体出现异常流汗的情况。 来自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闵洁提醒,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比别人更容易出汗,应当排查是否有以下疾病: 1.糖尿病 汗腺受神经系统支配。像糖尿病在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引起汗量增加,通常还伴有心慌手抖、饥饿头晕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而在高血糖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刺激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也会促进汗腺分泌,导致患者大汗淋漓。 2.甲亢 甲亢的主要特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显著影响,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身体的代谢活动会加快,导致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多,为了维持体温平衡,人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因此甲亢患者的出汗量会异于常人。 3.心血管疾病 出汗增多要小心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比如突然大汗淋漓,或坐着没有动也出很多汗,同时伴有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表现。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发作前,患者的手心脚心、后背、脖子和头皮都会大量出汗,要尽快就医治疗,降低猝死风险。 4.更年期综合征 40-50岁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常常有潮热多汗的表现,同时还伴有头晕心悸、焦虑烦躁、失眠健忘、骨质疏松等问题。 三、延伸:这5个影响寿命的“坏习惯”,一个都没占,恭喜你! 不单是出汗,身体的很多异样其实都是疾病预警。然而我国的很多老人都没有主动就医检查的习惯,往往要等到病情一发不可收拾才会就医,而此刻一般都太迟了。 事实上,不爱就医这个坏习惯对我国很多老人的寿命都造成了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这5个常见的坏习惯,也导致老人难以长寿。 缺乏运动:老人运动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身体代谢减慢,进而影响胆固醇等物质的代谢。这些物质因而不断在体内堆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所以我们鼓励老人根据身体情况适度运动,微微出汗为宜,帮助清除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让血管保持健康。而且运动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免疫力,改善老人身体各系统调节能力。 跷二郎腿:跷二郎腿之所以不好,是因为时间一久就容易腰肌劳损或造成脊柱侧弯。而且跷二郎腿时也容易影响下肢静脉血回流,会加重静脉曲张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静脉血栓。 喝水少:由于老人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对水分的需求和调节能力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水分不足可能会导致血液变得更加粘稠,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也可能使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疲劳和头晕。此外,水分不足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不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加速大脑衰老,也会让皮肤失去弹性,损伤皮肤屏障,加快皮肤水分流失,或加重湿疹等皮肤问题。特别是老人长期缺乏睡眠,大脑会超负荷而增加阿尔兹海默病风险。 愁眉苦脸:愁眉苦脸会让皮肤缺乏营养,导致皮肤干燥或长皱纹,加速衰老。并且这种负面情绪也会让身体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导致内分泌失调,也让癌症发生率不断提高。 |